呂公園記
|
||
|
||
|
壬寅之秋,金風送爽。
沿沛縣城中漢邦路北上,循著丹桂飄香,忽見一處市民公園。行至深處,一座漢式涼亭立于花木草色之間,周圍高樓林立,住宅環抱,動靜相和,別顯雅致。
此園,名為呂公園,此亭喚作“尚惜軒”。
呂公謂誰?就是漢高祖劉邦的老丈人。
其時,劉邦還只是小小的泗水亭亭長,呂公不以世俗眼光相看,將自己的女兒嫁于他,也因此成就了這一慧眼識人才的千古佳話。
亭中墨底金字的《手敕太子文》(又名《手敕太子書》)由沛縣書法名家劉林玉先生所書,是劉邦病危時寫給嫡長子劉盈的一封信,告誡孩兒:要讀書用賢,治理好天下。細細讀來,字字懇切、句句用情,既是敕書,更是家訓。
明嘉靖《沛縣志》記載,(沛)地臨鄒魯……婚不論財,人知教子……“尚惜軒”亭外懸掛的楹聯就是對呂公園這一文明婚俗、教育興家主題公園最好的總結——
“婚不論財,且看呂家成大器高婿;人知教子,方有兩漢四百年江山?!边@副對聯是沛縣縣委書記吳昊所撰。他非常關心這個口袋公園的建設,常常不打招呼就來看進度。在他眼里,這里不僅是休閑健身的場所,更是教化百姓的平臺。
小坐亭中,偶遇家住附近新城嘉苑的周女士帶著孫女游玩。
“這個字是‘人’,你來找找看,還有沒有相同的字?!敝芘坎贾昧恕白鳂I”,兩歲的小朋友仰著小小的腦袋,仔細地在墻上這份敕書中尋找著答案。
這是跨越千年的對話,一撇一捺間,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字,構建起文字的傳承,也彰顯著文化的力量。
抓移風易俗,添文明底色,絕非朝夕之功?!拔覀円龅?,就是從思想上形成自覺、制度上形成規范、風氣上形成氛圍。這就需要將移風易俗元素融入景觀小品、雕塑建筑、主題公園,持續引導群眾崇德向善,傳輸新時代的人生觀、價值觀,讓群眾在散步休閑之時,潛移默化感受移風易俗教育的熏陶?!迸婵h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明運說。
此園為何建在此處?
“以前這里是個土坡,九月重陽,沛縣人都來這里登高?!敝芘克f的土坡,便是曾為“古沛八景”之一的呂母冢。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老照片中,仍可見呂母冢為高高的土崗,南北長約80米,東西長約100米。相傳這里原有神道,神道旁有石人、石馬,墓前有石桌、石凳。呂母冢1984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于2008年重新核定公布并立標志碑予以保護。
歷史文化遺跡保護不僅僅是圈起圍墻、立碑著說。沛縣要做也一直在做的,是將歷史遺存活化,讓傳統文化重煥時代光彩。
今年1月,呂公園正式開工建設,3月底完工并對外開放。項目占地面積約13000平方米,投資600余萬元。規劃設計期間,商品住宅也為市民公園“讓路”,將歷史遺存保留下來。
曾經的小土坡,“變身”林下空間廣場,還設置了健身器材,周圍輔以步道,成為一座集健身、休閑、娛樂、教育于一體的口袋游園。
這是空間對時間的挽留,是歷史文化遺跡靈魂的活化,更是精神空間的重塑。
“文化空間建設,不僅外觀要美,環境要舒適,更要立足于新發展階段,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滿足城鄉公共文化空間生產的現實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睋婵h人民政府副縣長朱成介紹,近年來,沛縣立足大風歌碑、泗水亭、射戟臺等歷史遺存,不斷推進文化陣地建設,將歷史文化遺跡保護和環境治理有機結合,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
與銅山萬壽祺并稱“徐州二遺民”的閻爾梅墓已修繕完成,并建成爾梅公園,刻其詩賦于其上,教導百姓崇忠義、尚氣節,樹立家國情懷;古建筑群曉明樓也在進行本體修復,未來將成為沛縣教育陳列博物館,勉勵學子勤奮上進,報效祖國;沛縣的“文化傳記”正持續更新……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漁村變遷記
銅山 / 時間:2022.09.16
-
在“行走的黨課”中感悟初心使命
云龍區 / 時間:2022.09.16
-
從傳統工廠到現代企業集團的蝶變之路
要聞 / 時間:2022.09.16
-
豐縣師寨鎮 倡導綠色閱讀 護助“幼苗”成長
豐縣 / 時間:2022.09.15
-
邳州發出“奮戰百日、決勝全年”動員令
邳州 / 時間: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