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智”水有方
|
本報記者 吳云
近日,江蘇省河湖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全省河湖資源管理自此有了統一平臺。作為全省唯一一家縣級試點,徐州市銅山區正在開展省市縣三級重點河湖管理視頻監控互聯互通工作,進一步提升河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故黃河(丁樓閘—李莊閘)實現監控全覆蓋;“豐縣智慧河長管理平臺”功能升級,實現與“城市大腦”平臺并軌;奎河正在打造“智慧水務系統”……從“治”水到“智”水,我市河湖治理逐步走向數字化。
打造統一監管“一張圖”
為什么被省河湖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選中作為試點?銅山區水務局信息中心主任佟保根介紹說。銅山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河道庫區豐富,全區現有區管河道11條、鎮級河道231條、村級河道1265條。水系特點多樣。該區一直重視水利工作,實行洪、澇、旱、漬、堿綜合治理,先后被評為“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等。
在水利信息化建設方面,銅山也走在全省前列,已形成較完善的信息化體系。全區共建設雨情、水情、水環境、地下水、城市積水共9類信息采集監測站400余個,視頻監控點600余處。建設了防汛防旱綜合信息服務系統、水庫管家系統等15個信息系統,以“雙中臺”(數據中臺、應用中臺)技術搭建信息平臺架構,并通過“水利大腦”對水利業務全流程進行多情景、可定制展示,有效支撐了防汛、水資源配置等核心業務的精準化決策調度。
“河湖管理視頻作為試點接入省河湖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后,將實現統一監管、統一管理和基于一張圖的視頻監控平臺?!辟”8嬖V記者,他們還申請了2022年省水利數字孿生試點項目,基于數字孿生理念,提出城市防洪排澇聯合調度總體技術路線,即以城區水災害防御為目標,充分基于已有信息化資源,升級改造數字化場景,利用知識圖譜、機器學習等技術,研發模型耦合聯動機制,提升預測、模擬適應客觀物理變化的迭代及自更新能力,構筑具有“四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城區防汛體系。
“智慧水務”全面監控
秋高氣爽,大沙河上方,無人機正在沿著河道排查。監控畫面上,哪里有垃圾、漂浮物,哪里堆放了雜草、污水排入河道,全都看得一清二楚。
近日,豐縣智慧河長管理平臺功能升級項目通過專家驗收,豐縣成為全市首家河長制工作平臺與“城市大腦”平臺并軌的縣(市、區)。升級后,以可視化管理大屏顯示模塊、信息化平臺模塊等內容為核心,建立河長制信息數據庫,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將河道信息、管理范圍、監測斷面、公示牌位置及視頻照片、航拍影像等納入“一張圖”模塊進行展示,形成了“電子巡河、快速上報、留痕管理、跟蹤閉環”工作模式,直觀顯示河道實時數據,實現河長巡河“一張圖”。同時簡化問題處理流程,量化履職督導統計,壓實河長履職擔當?;鶎雍娱L巡河發現問題實時上傳至智慧河長平臺,直接分辦到相關單位進行辦理,實現縣、鎮、村三級縱向管理,水務、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部門橫向聯動。
在市區故黃河畔,有心的市民會發現,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監控攝影頭,晚上散步增加了安全感。市河湖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李洋告訴記者,故黃河監控2017年開始建設,去年實現了丁樓閘——李莊閘16.4公里的區域全覆蓋,累計投資約420萬元,安裝156個監控點位,“通過監控,我們可以及時查看護欄、設施的安全,汛期水位及水面打撈作業情況?!?
正在進行綜合治理的奎河,將打造“智慧水務系統”作為重要目標之一。
“奎河沿線污染情況復雜,控污設施類型多樣,相互之間協調決策,統籌運行,難以靠人工完成,需要基于大數據分析,來確定管理策略。另外,市區奎河有云龍湖、袁橋閘兩處補水點,根據河道生態需水量的評估計算,對補水水質水量提出了較高要求?!毕嚓P負責人稱,奎河治理將建立全面智能感知體系,實現對水位、流量、水質狀況等的全面監控,為系統提供實時動態數據;通過運行監控平臺與管理考核來實現運營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與標準化,為日常管理和監督提供技術支撐。打造水清岸美的新奎河,離不開智慧化管理。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扎根一線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要聞 / 時間:2022.09.19
-
在平凡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職責
要聞 / 時間:2022.09.19
-
幸福就在家門口
要聞 / 時間:2022.09.18
-
漁村變遷記
銅山 / 時間:2022.09.16
-
在“行走的黨課”中感悟初心使命
云龍區 / 時間: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