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放歌新時代
本報記者 張瑾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波瀾壯闊的十年里,一個個震撼人心、感動人心、溫暖人心的時刻,烙印著各行各業追夢人的奮斗足跡,書寫下壯美的篇章。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
十年來,徐州文藝工作者活躍在城市鄉村、舞臺前后、線上線下,踐行文藝為人民的初心,創作出一大批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經典作品,奏響徐州文化強市建設路上一個又一個強音。
秉持初心,弘揚主旋律
這邊廂鑼鼓鏗鏘,那邊廂唱腔悠揚,2022年的中秋小長假,在徐州淮海文博園內,相鄰的兩大國有劇院——江蘇省梆子劇院和江蘇省柳琴劇院的排練廳內,一派熱鬧與繁忙。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近段時間劇場演出的頻次因疫情防控而減少,但演藝人的練功和排練一直沒有停步。
10年來,徐州演藝集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繼承發展傳統舞臺表演,深挖紅色文化資源,推出一批舞臺藝術精品,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受到業內專家和觀眾的好評。
徐州演藝集團董事長吳笛介紹,演藝集團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以社會效益為主,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自2012年以來,原創作品獲獎140項,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97項,市級37項。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文藝精品創作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年的徐州,弘揚主旋律的大制作優秀舞臺劇迭出,市民爭相觀睹。
以往,主旋律作品主要聚焦歷史事件或者英雄人物,以恢宏的場景、高大的人物、嚴肅的臺詞為特色,讓人仰視但又有疏離感。近年來,徐州演藝人與時俱進,將敘事角度平視化,通過小切口、平凡故事映射時代變遷,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產生了良好的舞臺效果。
“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北M管迄今主演梆子戲《母親》30余場,但江蘇省梆子劇院院長燕凌每唱到此,仍會淚流滿面,“這樣的唱詞,質樸動人接地氣?!?
“把英雄人物演活,可愛、可敬、立得住,才能打動觀眾?!痹诹賾颉杜沓莾号分酗椦菽幸惶栔芰值那嗄暄輪T楊誠坦言,“排練中,導演反復要求我去程式化,要有血有肉?!?
2021年,徐州地方戲劇《曙光》《口罩后面是春天》、歌舞劇《淮海兒女》、徐州琴書《楊開慧·訣別》等十余部傳承紅色基因的優秀教育載體,先后在10多個城市、20多個社區(村)演出,覆蓋觀眾達6萬多人次。
培根鑄魂,創作為人民
人民是文藝之母。人民中有著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源泉。
江蘇省作協原主席范小青曾說,徐州是一座有著鮮明發展特色的城市,兼具南秀北雄,著力轉型升級,這使得徐州的文學作品有很多人無我有的優秀特質。
黨的十八大以來,徐州人民轟轟烈烈的社會實踐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厚土壤,尤其在工業題材、煤炭題材、兒童題材等領域成就突出。趙本夫、周梅森、孫友田等眾多徐州籍文學精英,為繁榮地方文化、豐富群眾精神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2021年12月在北京參加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的徐州作家杜懷超感慨:“在當代中國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上,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是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肩上都有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
以藝通心,釋放超能量
以文化人,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溝通世界。
“人活著就要有追求,夢想是艱辛和汗水換來的成果?!?017年,我市攝影家王鐵君作品《汗水鑄就中國夢》在第60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中獲獎,執著于用鏡頭捕捉永恒的王鐵君如是說。
2022年8月,徐州選送的群舞《古韻大彭慶豐收》等三部作品在江蘇省第七屆社會舞蹈暨第九屆少兒舞蹈展演中獲獎,被市舞協秘書長胡志國稱作是“徐州舞蹈的歷史性突破”。
“唱支心歌給黨聽”歌手大賽、“愛黨愛國愛家鄉”美術書法作品展……以黨建為引領,市文聯積極搭建平臺,調動創作熱情,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等領域的文藝工作者,積極發揮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的作用,譜寫新時代徐州文藝的“漢風華章”。
科技發達,受眾群體接收信息的方式愈加多元。好作品贏得大眾青睞,還需傳之有道。
“在內容與形式創新過程中,找準觀眾的訴求,才能贏得年輕觀眾群體的青睞?!苯裣脑凇鞍鹇晜髑椤睉蚯辈ブ?,千余網絡觀眾熱情互動和點贊,讓江蘇省梆子劇院副院長孟國棟欣喜不已。
今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江蘇省梆子劇院成立了融媒中心,開辟抖音平臺,向網絡上的觀眾直播梆子戲。截至記者發稿,平臺已發布戲曲視頻353條,獲贊6.1萬人次,讓原本小眾的傳統戲曲為更多人關注。
樹立行業樣板,引領榜樣作用,“互聯網+”在文學圈同樣釋放超能量。
今年元月,市作協在官方微信群中舉辦了首屆線上文學作品點評會,邀請文藝評論家對本土6位知名作家的作品進行介紹和點評,分享好書,探討創作技法,200余位作家在線聆聽,紛稱“這樣的活動,雖在云端,卻接地氣”。
創作出無愧于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是每一位文藝逐夢者不懈的追求。
我市文藝工作者將深入一線文藝采風、文藝培訓、文藝支教,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讓文藝在基層沃土開出絢麗花朵,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扎根一線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要聞 / 時間:2022.09.19
-
在平凡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職責
要聞 / 時間:2022.09.19
-
幸福就在家門口
要聞 / 時間:2022.09.18
-
漁村變遷記
銅山 / 時間:2022.09.16
-
在“行走的黨課”中感悟初心使命
云龍區 / 時間: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