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5):文明用餐
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對防控措施進行了調整,對《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也做了相應的修訂。最新版行為準則共有12條,包括勤洗手、科學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1米線、常通風、做好清潔消毒、保持廁所衛生、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方面,倡導公眾將防疫基本行為準則作為一種社會文明風尚和健康生活方式,持久地堅持下去、推廣開來。
今天一起來了解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之五:文明用餐。堅持公勺公筷、分餐分食好習慣,守好食品安全“防疫線”。
●分餐是指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不同就餐者的餐盤和碗中,用餐者使用個人餐具進食的就餐方式。
●公勺公筷就是兩人以上同桌共餐時,用以夾(舀)取菜(湯)的勺子、筷子,是就餐者不與嘴接觸的分餐工具,即“公筷夾菜,私筷進食”。
●推廣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是有效的衛生防疫方法,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需要終身踐行。
●避免細菌、病毒傳播:培養衛生文明好習慣,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例如幽門螺桿菌、甲肝病毒、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的傳播。
●節約糧食,減少浪費:分餐可以各取所需,根據自己的飯量和需要進食,約束大吃大喝,減少鋪張浪費。
●營養均衡,防止偏食: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定量取餐、規律有恒。
●按需適量取餐:根據家庭成員的人數、年齡和活動強度,確定飯菜總量和營養搭配,按需適量取餐。
●固定使用餐具:家庭成員固定餐具,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從外形、顏色、材質上加以區別。
●使用公勺公筷:最好每道菜配備公筷或公勺,與其他餐具有明顯區分,便于識別,使用完公勺公筷后應放回原處。
●鼓勵孩子獨立進食:鼓勵孩子盡早獨立進食,養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習慣,并堅持下去。對不能進食的嬰幼兒,避免用嘴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喂食孩子、與孩子共用餐具等。
●外出就餐時可以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特別是對于抵抗力較弱的孩子,應自備餐具。
●使用公用的筷子、勺子或叉子進行分菜,餐后剩余食物打包或分裝時也應使用公勺公筷。
●用餐時避免大聲說話,不剔牙不咂嘴,取菜不挑不揀、不互夾菜,盡量降低接觸性傳播。
●在餐館候餐區、取餐區、結賬區等區域劃設“一米線”,嚴格控制人流密度,不得造成點餐、等餐、等位等人員聚集。
●對于合餐顧客,餐館應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務。
野生動物可能是寄生蟲和病毒等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攜帶者,很多新發傳染病都和野生動物有關,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都會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因此,我們要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樹立野生動物保護觀念,讓“拒絕野味”成為每個人的基本常識。
●為什么要使用公勺公筷?
使用公勺公筷,可以有效減少唾液所攜帶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風險,預防傳染?。ㄌ貏e是腸道傳染?。┑陌l生。使用公勺公筷,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如果家中人數不多,是否也需要使用公勺公筷?
在家中就餐也應使用公勺公筷。對于家庭日常用餐,既可以每人配備公勺公筷,也可在每道菜旁擺放一雙公筷或一把公勺。
來源 | 健康江蘇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扎根一線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要聞 / 時間:2022.09.19
-
在平凡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職責
要聞 / 時間:2022.09.19
-
幸福就在家門口
要聞 / 時間:2022.09.18
-
漁村變遷記
銅山 / 時間:2022.09.16
-
在“行走的黨課”中感悟初心使命
云龍區 / 時間:2022.09.16